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要求,不断提升我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突出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1月19日,由学生处举办的校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1750报告厅圆满落幕。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震宇、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全体人员和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观摩了大赛。
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历时一个月。初赛环节,共有31名辅导员参加了基础知识和网文写作环节的考试,重点考察了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业务知识和运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技巧,1月13日辅导员们依托易班平台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测试,经网络阅卷和专家评审,最终共有11名选手晋级决赛。
决赛分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两个环节。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位选手上场前10分钟抽题,围绕抽取到的案例,在6分钟内就其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
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参赛选手上场前10分钟抽题,要求在限定的6分钟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与助演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谈话结束后,需结合谈话情况进行简短总结并回答评委提出的1个问题。参赛选手们分别围绕“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网络女主播的职业规划”、“贫困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情感困惑”等主题与助演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展示了选手的热情、耐心与睿智,本次比赛的助演学生均由辅导员担任,达到了岗位练兵,共同提高的效果。
常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袁志华、江苏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王振伟、常州工程职业学院学工处处长韦庆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徐萍担任了本次决赛的评委。比赛结束后,常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袁志华进行了点评,他对我校辅导员展示出的良好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11位选手的现场表现做出了具体的点评与指导。他强调辅导员是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要对理论政策研究深、理解透,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要倾听学生、走进学生,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新时代学生工作中的问题,在关爱学生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信度,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经过激烈的角逐,服装学院鞠慧获得一等奖,纺织学院陈玳、国际学院陈洁、经贸学院沈泽竑获得二等奖,服装学院杨理玉、经贸学院冯益芙、机电学院袁迎松、服装学院薛怡、经贸学院翟佳宁、李欣一、机电学院李由获得三等奖。
文:郑可乐
图:李鹏
审核:李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