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黄梦迪,女,2000年12月出生,汉族,共青团员,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9级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在 2020年7月江苏省“外教社·词达人杯”大学生英语词汇“一等奖”,2020年6月获得常州纺院第十七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2020年7月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三好学生” ,2020年1月获得“优秀学生干部”,2020年4月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2020年6月获得“常州纺院微视频创作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同时她也是服设1932的班长及服装学院组织部部长和新媒体中心部长,她们大家总会在山顶发光。
思想是会享用它的人的财产
先谈个人三观,一个人要优秀,跟三观也息息相关。从一件件小事做到大事,每一步都对自己严谨苛刻,不放松自己,在工作中该认真的时候依旧严格自己,不投机取巧,一步步踏踏实实落实做好,达不到最好也要更好。在平日里,她勤俭节约、积极乐观、待人和善、诚实守信。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大学生,深知父母挣钱不易,自信自强,从不攀比,更不挥霍。
在这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她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平时,她也会用严格来诠释自己。不会像别人眼里的到大学了上不上课都无所谓,学习是自己的事,收获的知识也是自己的,至少能确保在未来某一天自己不会后悔当时的做法。大学期间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分界点,从高中的稚嫩走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在大一这关键的时期,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刚入学时,她就以入党为目标之一,所以一直在关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2019年10月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2020年4月班级推优入党投票中获得全部赞同票,这同时也是她坚持下去的信念。虽然过程是枯燥的,有时也比较费解,但这种思想指导了多少代伟人,不能不让人折服。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只有在学校里学好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她爱学习,因为她尊重知识,它能让她以有限的生命活过多彩的人生:也许,那是在斯皮尔伯格奇妙梦幻的电影世界;也许,那是与外国友人交流时的文化碰撞;也许,那是历代伟人穷尽一生追寻的哲学真理……
自入学以来,她就认真的学习,古语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为了探求精深的知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她都认真对待,上课专心听讲,课余交流讨论,遇到问题向老师虚心请教。课堂上有她专注听讲的背影,荣誉榜上因此也总会有她的名字。
在大一学年她的总成绩及综测排名一直名列前茅,也因此获得了“校奖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大家也一直把她当作学习榜样来激励自己,她也一直没有松懈,铆足了勇气前行。她坚信,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的比别人多。所以她放弃了很多游玩,逛街的时间。去图书馆、自习室,从专业课本到课外读物,努力学习那些以后能用得上的知识和信息。她懂得拼搏,刻苦勤奋,一丝不苟,有自己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了意志。上课之前,做好预习。在课堂上,她认真听讲,对不懂的问题认真思考,直到弄清为止。积极与老师交流,让自己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考试之前,她认真的将所学的知识复习整理,做好复习规划,使每天都过得充实。课下她会将当天的课程重新复习一遍,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第二天马上解决,不留下任何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她非常喜欢英语,她也很积极去参加一些英语竞赛,在前不久的7月她荣幸获得了江苏省“外教社·词达人杯”大学生英语词汇“一等奖”。这是疫情在家她参加的一个省赛。都说疫情期间大家都变得懒懒散散,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她依然对英语充满很大的兴趣。从最初的初赛到复赛,最后到决赛。在这段时间里,她有技巧地去记住了几千个单词和它的们用法。从初赛到决赛,每次比赛时,她都严谨对待,不犯粗心之错。但这些成绩在她看来并不是终点。相反,它们是她通向更广阔的人生平台的基石。
身边的朋友常问她:你这样的大学也太枯燥了吧,每天都在忙,忙着学习,忙着比赛,忙着生活。她也常告诉他们:越忙她越开心,反而觉得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动力。现在苦一点没什么,就怕未来只能过苦日子,她也长大了,总该要让自己看到一点未来的希望了,父母年纪也越来越年老,也在为了她的生活和学习而辛苦。父母还没有和她说累了,不行了。她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不行呢?她只想一股劲的冲向优秀的未来,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父母不求回报的爱。为了打下基础,她依次参加了学校的三级B英语等级考试和四级英语,在三级B英语中,她在她们班是最高分。这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她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己不懈努力得来的,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骄傲,相反她应该再接再厉,向知识的顶峰攀登,一次一次的超越自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在做人做事上,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应使自己经常情绪安宁,心地澄清。无论怎么忙,每天最好能安排出片刻的独处和宁静,在这宁静的氛围中,人的思想会宁静而清晰,情绪也最容易归于平和,说不定,就因为你拥有片刻的宁静可以避免一些鲁莽、浮躁、荒谬、无聊的事情发生。
学习能让她的思考变得理性,而这一切理论的尝试,都是为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工作就是学习的春风所播下的芽,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颗芽开出灿烂的花。
步入大学以来,她积极投身学生干事的工作,她担任了学生会组织部工作和班级团支书及宿舍长几职。
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团支书工作:其中她开过四次团课,在靠近三十几个团支书中她脱颖而出,赢得每次团课的第一名。同学们都很配合她,赢得了大家的认同。也因此她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在大一第一学期,她被她的室友们选为寝室长,她和寝室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砥砺。她能和室友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一学期后,她们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和“四星级宿舍”。
因为她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在今年八月份她被大家认可为组织部部长及新媒体部长。作为双部长的她,便有了更大的压力,但她从不畏惧她会不行。她会协调好其中的工作,老师对她的工作能力都是非常认可的,所以她在班级,被同学们推上了班长一职。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方面,她都能带领她的团队冲在前面,积极做事,一直优秀下去。
为了锻炼自己,她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能够让自己更快的融入这个社会,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些资本,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参加工作。
实践搭起成功的阶梯
在搞好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她还注重自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她经常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人际交往和团体协作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较好的组织管理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课余时间她还积极参加一些篮球比赛,有较好的身心素质,也小有成就,但她坚信只要坚持就会有大成就。
她在军训时就刻苦训练,严格要求自己,在体能与精神的双重考验下不断突破自她。在军训中,她被评为“军训队列标兵”。她第一次产生“国”的概念,正是源于军训中对中国军人的风采而产生的自豪感。
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前往敬老院和“天爱”慈善机构,看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为那些最需要爱的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关怀。
此外,她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态度,她认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检验理论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信念下,她一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自己,增长能力。在2020年6月获得常州纺院第十七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在实践过程中,她把内容理顺之后在依次分配给自己的队员,他们也十分配合。她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抓住重点画了一系列的海报,深得校领导们的喜爱。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地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在寒暑假也会作为家教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同时也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赖。这些实践促进了她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为她所付出的艰辛,让她更有动力在以后的日子中更加努力的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半山腰总是拥挤的,不如去山顶看看
在她心中,梦想,是这个时代如同钻石般珍贵的东西。它的一端,抵住逆境和苦难;它的另一端,牵着希望和未来。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现在的她才刚刚扬帆启航。在追梦路上,她经历过鲜花与掌声,也经历过泥泞坎坷,失败甚至比成功要更多些,但一次次的跌倒给予她更强大的力量,更深刻的思考,与更坚定的决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面对着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她也不会放弃她的信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她将以储藏的初心为动力,以真善与专业技能为材料,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手艺,终身学习。她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