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迹材料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陆永杰)
个人简介:陆永杰,男,汉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但任机制183A的文体委员,要求在思想上积极进步,学习上刻苦认真,工作上任劳任怨,生活上勤俭节约,在入校一年各个方面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获得了“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江苏省技能大赛三等奖、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
成功始于坚持
刚入校时候的我还是懵懂青涩,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在老师一个多月的耐心指导之下放下了内心的不安,同学们很快就熟悉了,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和几个同学一起被老师推荐进去了一个科技苑旗下的数控加工小组,经过一年的时间,当初和我一起来的同学就剩我一个人在这个数控加工小组了。
我们来这个兴趣小组只有一位学长,和一个指导老师,刚进来的时候学长帮我装好软件就让我们开始练习了。由于我们底子薄弱,什么都不会,就去图书馆借相关的资料。
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新来成员一个任务,让我们在建模软件上画一个装配图,那是一个台虎钳,还好我以前学制图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看图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但由于第一次使用这种软件,所以基础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只能不断的看视频学习,不懂的问学长,来增强自己的画图能力。但由于我们课程较多,而且刚开学的军训导致每个人都很累,所以有好几个同学觉得有点累就不去了,但我还在坚持,每天画图,看视频加强自己对软件各个模块的理解和应用。
几个月之后我对软件已经基本掌握,各个模块也难不住我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与“省级技能大赛”“大学生挑战杯”都曾获奖。并在老师指导下主持了一个省级大创项目已经立项。
成功源于行动
作为在校学生,为学校取得荣誉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在校期间我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2018年12月份参加了全国行业技能大赛,这个比赛样题是关于五轴机床的加工,由于我们学校经费有限没有这种机床,但我们申请去科教城进行训练。为了有一个好成绩,我们每天早上做公交车去,晚上再打车回来。月底的时候我们去了福建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分为两场,上半场十分顺利但下半场由于对比赛方五轴机床的不熟悉,发挥失常只拿到了三等奖,但这次去比赛成绩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建模与加工的方法,增长知识。
2019年1月参加了常州市高等教育和职场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我们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佳绩,狠抓细节,将整个项目落实落细,不断反复地实验、推敲、锤炼;为做好评委现场答辩,从汇报内容到答辩技巧,从行为举止到着装站位,精心准备,团队合力,最终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成功在于钻研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作为学生,我很重视我的学业,从刚入校学习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这些课程的明晰。都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和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学习,每学期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三好学生。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想继续深造,进行专转本,努力学习知识,考取证书。
作为我们数控加工兴趣小组的一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大赛,与学长和学弟拿下了不少荣誉。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也展开小组的周日学习计划,用投影仪播放视频以供我们一起学习。这样跟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带动每个人对新知识的探索。不怕学不会,就怕学习氛围不好。在2019年度的5月我们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们的作品从全省125所高校中的64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团队的作品是《汽车空调压缩机涡旋动盘加工定位夹紧装置》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我校在全省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历史性突破。
为了能在比赛中有一个好成绩,两个学长从早上八点来排练到晚上十点半回去看资料,为了PPT上的一个小细节可能要讨论半天再修改,正是这种态度才让我们取得这个好成绩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我来这个学校已经两年了。在学习和训练中,我忙碌着并且收货着,在荣誉面前我不骄傲,在受到批评时也不妄自菲薄。在数控加工兴趣小组这段期间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冲锋,我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